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修订版)

为指导我校做好秋季学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学校各部门防控工作责任,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落实“四早”防控措施,科学、精准、有效防控,结合当前疫情形势和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构建指挥体系,明确职责分工

(一)建立管理机构

我校建立了“新冠状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实行双组长制,党政一把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共同担任组长,分管副校干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构成组员,分工负责,协同工作,实行联防联控,责任到岗,任务到人。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长:任志伟  吕东春

副组长:刘振宇  王立宏  魏彤光

 员:侴德斌 王君子  李春雨  王国成  王昱龙  蔡久洋

王  峰 吴    唐秀玲  胡思龙  郭淑芬 各系部书记  

(二)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职责: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时准确地掌握学校疫情动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指挥学校疫情防控的报告、应急救护与防控工作;与卫生及教育部门密切沟通、配合,保证防治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三)责任追究

党政一把领导为学校传染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学校疫情报告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分管卫生工作的副校长为直接责任人,其他副校干和各部门负责人为本系统或本部门疫情防控责任人。我校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全面开展防控工作,各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实施联防联控。一旦学校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将实施责任倒查,发现任何人在传染病防控期间有失职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规定实施追责,严肃处理。

二、开学前防控措施

(一)学校的准备。

1、确定开学时间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8月18日《关于做好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经请示阜新市防控指挥部和阜新市教育局批准,我校学生开学实行错峰返校,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9月7日,省外非中高风险地区老生返校;

9月10日,省内老生返校;

9月11日,省外非中高风险地区新生报到;

9月14日,省内新生报到。

2、校园封闭管理

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未接到通知师生不得提前返校。假期值班、值守人员和运送防控物资、生活物资等必须入校的人员必须按照防控排查要求进行体温检测、“辽事通健康通行码”及“国务院客户端防疫行程卡”核查行程轨迹,进行扫码或登记,对入校车辆进行消杀处理,要求其按指定路线行驶,其它外来人员、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出入口值守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健康监测及信息报送

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学校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准确掌握每名师生开学前连续14日的健康状况、旅行居住史、密切接触史、家属健康状况等相关信息,并向主管部门报告。返校师生需向学校报告返校所乘交通工具、路线等详细信息。居家隔离未满14天或有发热及呼吸道、消化道等症状的,一律不得返校,待完成隔离观察期或康复后可返校。

4、防控物资准备

提前做好开学防控物资储备。学校应投入足够的专项防控资金,根据防控需求,储备充足的防控物资和防护用品。防控物资包括抗病毒药品、医疗器械、消杀用品及个人防护用品等防护所需物品。比如DR机、奥司他韦、连花清瘟胶囊、消毒液、红外线测温仪、体温计、口罩、手套、免洗手消毒液、抑菌洗手液等及防护服等

5、防控方案准备

学校要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开学前准备、开学报到、开学后日常防控三个阶段,分别制定并及时完善校园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保障、食品安全、突发应急、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工作的二级方案,对每个方案进行反复推演,做好各个方案间呼应衔接,任务交叉部分要确权明责,确保环节顺畅、 流程清晰、便于操作、不留死角。

6、加强应急演练。

学校开学前与属地社区、公安机关、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完善学校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健全学校疫情处置机制,做到“点对点”“人对人”。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发现和解决细节性、关键性问题,确保一旦发生疫情,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各环节快速响应和应急措施到位,及时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7、加强教育培训。

学校开学前应对全体师生开展防控培训,重点对防控法规、制度和方案、报到接待、日常防控管理、操作规范、应急处置程序及个人防护与消毒等进行培训,做到熟练、规范。及时关注师生员工的心理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

8、线上教学准备

学校在开学前应做好教育部网上教学资源筛选及学校网上教学资源开发工作,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结合实际适当调整教学计划,视情况适时启动线上教学、开展线上讨论、答疑辅导等活动。

9、隔离区域设置

学校应设立隔离观察室,位置相对独立,设备齐全,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学校设立足够的隔离观察寝室,必要时安排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观察。

10、做好新生防疫。

做好健康提示和应急预案,开展新生和家长防疫知识宣传和防护指导,统一安排好新生接送、报到、注册等各环节的防控措施。

(二)师生员工的准备。

11、报备健康状况。

严格落实网上请假备案制度,全体师生员工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开学前连续14天每日监测体温以及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记录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将健康码、行程卡如实上报学校,配合学校做好开学入校健康检查。

12、推进疫苗接种。

推进无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师生员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
          13、学生返校要求:

(1)省外非中高风险地区学生,须持登车(机)前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辽事通健康通行码”和“国务院客户端防疫行程卡”绿码来校报道。到校第一时间,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排查。

(2)户籍在中高风险地区以及返校前 14 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依据行程码)的学生暂不返校。待所在地区(途经地区)全部降为低风险后,持登车(机)前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辽事通健康通行码”和“国务院客户端防疫行程卡”绿码返校,到校后学校统一组织学生第一时间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排查,后续管理措施根据属地防控要求严格执行。

(3)省内学生在返校前至少提前14天返回省内居住地。学生在开学时持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辽事通健康通行码”及“国务院客户端防疫行程卡”绿码返校。

14、教职员工返校要求:

1)省内外非中高风险的教职员工在返校前至少提前14天返回省内居住地,按照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健康管理。

2)在中高风险地区以及返校前 14 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教职员工暂不返校。待所在地区全部降为低风险后,持登车(机)前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辽事通健康通行码”和“国务院客户端防疫行程卡”绿码返校,入校前一天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排查,后续管理措施根据属地防控要求严格执行。

(3)全体教职员工(包括校内临聘和外聘服务公司人员)在开学前3天内完成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方可返校上班。

15、遵守分类管理。

假期师生要注意合理作息、均衡营养、加强锻炼,返校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学校正式确定和通知开学时间前,学生未经审批原则上不得提前返校。确需返校的,应履行报批程序。境外师生员工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时按照我国相关政策要求接受管理。

三、返校途中防护

(一)返校途中要随身携带足量的口罩、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避免聚集,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做好手卫生,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后要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等进行擦拭清洁处理。

(三)返校途中身体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近就医。在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以及机场、火车站,应主动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防疫管理等,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学校。

四、开学后常规防控

(一)学校管理要求。
          1、明职定责。

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任组长,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防控工作任务,明确防控责任,实行党政同责,联防联控,各司其职,责任到人。及时完善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方案,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等要求和防控措施。

2、严格日常管理。

加强和依托学校、系、班级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每日掌握师生员工动态,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加强流感等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处置。开展经常性防疫培训、检查排查,将疫情防控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出发点,重视学生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提升。

3、坚持校园封闭管理,实行入校登记。

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师生应遵守学校校门封闭管理规定,尽量减少出校。按照学校疫情防控要求登记出入车辆信息,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便捷的进出校门管理机制。在入口处张贴健康码图识,师生员工入校时严格进行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外来人员还需查看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报告,所有人员查验结果正常和体温检测正常、佩戴口罩、详细登记后方可进入。

4、加强快递和冷链管理。

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实行无接触投放,加强对外卖配送和快递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包括姓名、单位、来访部门和人员、车号等),快件应指派专人管理,对快件严格实施消毒后投放,快件外包装严禁带入楼内,应在楼外拆卸处理后进入室内。鉴于此波疫情快递链和冷链传播风险较高,近期严禁网购和采购冷链食品,严防疫情输入校园。

4、加强公共场所管理。

加强教室、图书馆、体育馆、会议室、实验室、卫生所、卫生间等场所的管理和清洁消毒,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卫生清洁,垃圾及时清理。对公共区域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讲台、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安排专人每日进行清洁消毒。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校内大型建设施工现场、人员与校园实现物理隔离。

5、加强食堂卫生管理。

落实《教育部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安排错峰就餐,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建立就餐、清洁消毒等食堂卫生管理台账。加强食材采购、存储、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卫生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做好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餐(饮)具和炊具的清洁消毒,及时清理和收集餐余垃圾。

6、加强宿舍管理。

学生宿舍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安排专人负责宿舍的卫生管理和检查,引导学生在宿舍区不聚集、不串门。宿舍要勤通风、勤打扫、勤消毒,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洗手设施运行良好,做好垃圾清理和日常公共区域消毒。

7、加强活动管理。

根据校园情况合理控制人员密度,加强对开放的教室、自习室、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空间内的人员密度控制。尽可能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以校区、专业、楼栋、年级、班级等为单位进行学习、生活、体育活动等。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组织,必须组织的实行审批制度,并按照防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开学典礼等重大活动原则上应安排在室外举办。

8、加强员工管理。

校(楼)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卫生人员、食堂、超市从业人员以及图书管理员、体育馆管理员等工作人员应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定期进行核酸检测(检测频率根据疫情事态按照阜新市防控指挥部要求执行,暂定5天一次)。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食堂工作人员应当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与消毒。食堂应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如发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应立即上报并及时就诊,不得带病工作。加强校内工地施工人员管理,进入校园及到岗工作应检测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卡。
    9、落实健康教育。

把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内容纳入“开学第一课”,学习《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定期对师生员工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引导师生员工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关注师生员工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积极倡导碎片化健身活动,静态工作学习1小时,起身活动10分钟,养成积极主动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师生管理要求。

10、加强师生外出管理。

全校师生及家属及日常往来密切的亲属,必须做到非必要不出省、不离阜,不得前往中高风险、重点关注地区。必须出省、离阜的个人或家属,必须依照防控最新要求,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严格履行报告、请假、审批、销假、返回报告制度。如果出市返校前应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校;如果出省返阜后应自行健康检测14天,期间做2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方可入校上班、上课。学校严格执行外出“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11、加强个人防护。

符合接种要求的师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校园内师生佩戴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在校期间自觉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上报,并按照当地相关规定就诊。注意用眼卫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宿舍卫生清洁,做好个人卫生、手卫生,定期晾晒、洗涤被褥及个人衣物。
    12、保持社交距离。

在教室、自习室、图书馆、食堂、室内运动场馆时,注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学生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随身备用口罩,在校外公共场所时佩戴口罩。师生员工在校外应尽量避免进入通风不良、人群密集的密闭空间,如设置在地下室的健身房、棋牌室(麻将馆)、网咖、游泳馆和KTV等公共场所。

13、学校卫生所管理

学校卫生所在疫情防控期间,成立发热预检分诊门诊,严格对来诊人员进行风险排查和详细登记,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禁止接诊治疗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十大症状的患者,需做好预检分诊、登记、临时隔离和转诊工作。加强学校卫生所消毒、通风、医疗垃圾管理,按要求做好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每天对上岗人员进行晨检,定期进行核酸检测,以防发生医源性感染。

14、开学后教学管理

视疫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教学,尽可能小班上课,固定教室,固定座位,有条件的,可隔座就座。学校可适当增加早晚和节假日授课,为错时上下课、小班化、分时就餐创造条件。按防控要求,安排好校内单独招生和补考等考试。根据当前疫情情况,多媒体教学的合班公共课,为避免学生南北校区间流动和人员聚集,暂转为线上教学,根据疫情情况,再适时进行调整。

15、实习就业管理

调整安排好校内外实习实训工作,督促学生按照当地防控部门要求做好自我防护,对学生健康情况进行信息跟踪,及时提供指导帮助。学校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举办学生就业招聘会,禁止应届毕业生到中高风险地区参加校外招聘会。

16、心理健康干预

学校制定应急心理干预方案,动态地了解与监测准备返校和已经返校学生的受疫情影响状况及心理状态,依据校情,分层分类应对。制做应急心理健康手册及宣传资料传递到每一位学生。针对性开展疫期心理宣教与特定咨询。

17、分类垃圾管理

公共区域可设置废弃口罩、手套等专用回收设施,并有明显的指引标识。卫生所和独立的隔离场所产生的垃圾要收集在防渗漏专用垃圾带袋内,每袋装载量不超过袋容量的3/4,扎紧袋口后及时清运。未清运的垃圾要置于有盖的桶内,每天用浓度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按照《医疗废物垃圾管理办法》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做好不同垃圾分类处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及时清运。

五、应急处置

(一)关注疫情变化。

一旦学校所在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应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所在区域发生本土疫情,要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严格实施师生员工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防控措施。

(二)遵守处置流程。

学生恢复教室上课,教室课座椅间隔1米,上课期间学生全程佩戴口罩。每日进行体温检测,学生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及时报告辅导员,辅导员立即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引导其到本系临时隔离教室,期间与发热学生间隔1米以上,走单行通道。到隔离教室后,辅导员和学生加戴医用外科口罩、用玻璃体温计复测体温,体温仍升高,立即电话报告卫生所值班医生,值班医生电话指导其做好个人防护,进行详细登记,并逐级上报学校,在此同时,辅导员拨打120,直接由120接诊转诊到定点发热门诊就诊。

教室和发热学生经过的通道实施消毒处理。消毒使用500mg/L浓度的84消毒液进行喷洒和擦拖。教室消毒方法:患者走后,辅导员组织班级学生间隔1米,走安全公共通道有序撤离教室,保洁人员进入教室实施消毒工作。消毒方法:做好个人防护,关闭门窗,将未污染的物品等储藏好,先清洁然后再消毒。使用500mg/L84消毒液拖擦。按先上后下、先清洁后污染的顺序,依次对门、窗、桌椅、地面等进行消毒,消毒后房间密闭半个小时,然后再用清水擦拖一遍,打开门窗通风1个小时,学生方可回教室上课。

病情追踪与报告,学校(辅导员)及时追踪排查诊断结果,患者定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第一时间向学校卫生所报吿,卫生所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海州区疾控中心疾病预防科(孟冬梅:13190270306)、阜新市教育局体卫艺科(苏亦宁:18341810030)、海州区防控指挥部(马清华18741822211)报告疫情,并请示进一步防控意见,按照海州区卫生健康部门和疾控机构指导下,视疫情采取班级停课、封闭管理、全员核酸检测等处置措施,配合做好人员与环境的采样和终末消毒工作。

(三)启动应急机制。

如师生员工中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学校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第一时间向海州区疾控中心报告,并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要及时进行风险告知,提醒其主动做好个人防护,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报告学校。

(四)查验健康证明。

学校对隔离的师生员工,要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师生员工病愈或按期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按规定完成居家健康监测与核酸检测后,返校时要查验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并对其提供必要的康复期指导与心理疏导。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2021.11.18修订    


返回首页 | 2024年单独招生专栏 通知公告 | 信息公开 | 智慧校园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