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莫言的小说不仅为中国带来了诺贝尔奖,更带来了国人对“纯文学”的关注一样,对莫言作品的研读不仅使人们深入地了解了莫言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体味到了莫言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理解。单以《蛙》中主人公姑姑的形象为例,便可以洞悉作家对人生的认识。
《蛙》是此次获奖后倍受关注的作品,而姑姑无疑是这部小说中最受关注的人物。可以说,读懂了姑姑,也就认识了这部作品。在小说中,姑姑的形象经历了人们心目中的“送子观音”、断送几千名婴儿生命的“屠夫”以及对生命的忏悔者的变化。她身上体现着道德理性与自然人性的斗争。作者借姑姑充满了矛盾斗争的人生告诉人们,实际上社会人生无不显现着一种悖论,这种悖论是无法避免的。这一悖论就是:在人类社会中,人们的一切行为能够得到的结果恰恰与其行为的初衷相反。而且,人越是努力与其初衷的背离越显著。用一个形象化的例子表达就是:当人们想通过种种所谓健康、合理、正当的方式去生存时,却发现这些行为的目标仅仅是为了平安的死去。姑姑的一生就是诉说着这一切。
但是,《蛙》又不仅仅呈现着这一悖论。《蛙》诉说的是一种选择,是一种无法提供答案的选择。因为,在道德理性与自然人性中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无法逃脱人生悖论的宿命。但是,人却不能仅仅停留在无底的荒谬中,任何一次选择都建立在对一种生存方式的洞悉之后,是对了解到这种生存方式的不合理的基础上采取的行为,是使人的行为更加合理的一种努力。这是人生的意义,也是《蛙》所呈现出的意义。当人们对姑姑一生的行为作出了深入了解以后会看到,姑姑的每次选择其实是无所谓对错的,关键是在选择后带给人们以改变的愿望。正如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所阐述的“凡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因为任何一历史存在不过是人类社会螺旋上升中的一个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说,存在就是意义。姑姑与《蛙》让人们看到人类自身在道德理性与自然人性中的挣扎,并在这种挣扎中做出选择,这就是其最大的意义。
(作者系人文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