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所引发的几点思考

近期,作家莫言由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了社会对其作品的极大关注,自然在我校的师生当中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以此为契机,我们人文系专门组织汉语、文秘等专业的师生举办了莫言作品阅读与研讨系列活动。今天能够把各位专家学者邀请到学校来,使我们的学生能够聆听到语言大师们在文学创作方面独到的见解,从而激发我们的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不断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这无疑是我们学生的一次偏得。

刚才,听了作家谢友鄞和白天光两位老师的发言,我很受启发。的确,莫言及其作品是不可复制的,同时莫言的成功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结果。尤其是他以喜剧形式对悲剧手法的独特运用,使我们在感受其诙谐幽默的语言同时,体味到一种特有的生活的悲凉。

虽然目前对于莫言获奖的评价也有一些杂音,但我认为,莫言作品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绝非偶然的。下面我谈谈由莫言获奖所引发的几点思考:

首先,莫言的笔名,似乎正应了“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成语。在我的印象当中,莫言的为人是十分低调的,但他的作品却独具魅力。无须讳言,在当代文坛的作家排行榜之中,或者说在当今的主流评价当中,莫言的创作成就并不是最高的,这也许正是存在一些杂音的原因所在。但在我看来,这恰恰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我们现在的文学创作并不是一枝独秀,莫言也只是我国当今优秀作家的一个代表。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的肯定,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国际上对我国当代文学创作成就的一次肯定。

另外,成功的获得,人们往往归咎于“天时、地利和人和”这三个因素。那么,莫言文学创作的成功,乃至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肯定,其“天时”,即莫言大量力作产出的时期,正是我国思想不断解放、政治日益开明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作家的思想空前活跃,敢于直面现实人生,敢于质疑,勇于批判。比如,《酒国》中对社会腐败的抨击,《蛙》中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那种特定的反思等等。

而“地利”就是,他自身独有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传承。我们阅读莫言的作品,都会感受到他的创作往往少有羁绊,不拘一格,十分自由,想象离奇,令人叹为观止。叙述语言畅快淋漓,无不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述说故事的功力。为此,人们在评论莫言的作品时,总会对其风格冠之以魔幻现实主义。

但在我个人看来,如果只是用魔幻现实主义这样的外来词语去评价莫言作品的创作风格,未免过于简单。不容否认,莫言的作品创作的确受到西方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在其许多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对各种创作手法曾经做过努力的探索。而成就莫言作品创作的根源,主要还在于作家少时贫困的生活以及十分窘迫而困苦的人生经历。而作家的故乡——齐鲁大地,人杰地灵,又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藏。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乏浪漫而神奇的幻想。那些奇异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作家的心灵世界。因而我认同这样的观点,那就是,莫言的创作并不是对西方魔幻现实主义的简答照搬与效仿,而是对我国已取得辉煌成就的神话小说创作的一种传承与发展。从古时的《山海经》、唐传奇中的“人鬼情未了”,到明清时期的《西游记》、《聊斋志异》等等。读了莫言的《生死疲劳》,没有人不为其奇妙的构思所折服。主人公几次曲折辗转的投胎转世,不正是对我们民间所流传的生命轮回观念的传承吗?

同时,作家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还体现在对小说传统形式的借鉴方面,如《生死疲劳》的章回体、《蛙》的书信体,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那就是,文学形式从来没有陈旧与新奇之分。《生死疲劳》用传统的章回体形式,去对生命价值与意义进行叩问,便是那样的协调美妙;《蛙》用貌似寻常的书信体形式,去反思当今的国策,又是如此的别致精巧。当形式与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时候,这样的形式便是完美的极致。

记得在近期的一次电视节目专访中,莫言在谈到其文学创作体会时,曾着重强调自己在人物刻划时尽可能地不用或少用肖像描写。对于这一点,我印象十分深刻。因为我们知道,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小说创作是离不开形象塑造的,而肖像描写是可以增强人物形象感的。如果敢于用精简肖像描写的方式去塑造人物、叙述故事,可以说就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尝试。从中我们也会感受到作家对于自身超乎于常人的故事叙述能力的高度自信。其实这种大胆的尝试,也是对我国传统写作的“春秋笔法” 的一种传承与发展。文字愈简约、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愈大。“不写伊人,伊人宛在,情踪自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说到“人和”,那就是,作家的成功也与其作品被大量译制及文化传媒的大力推介相关联。当然这也是其辛勤的笔耕、积极地进行艺术探索的必然结果。而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电影《红高粱》又曾获得国际大奖,这一切无疑扩大了莫言作品的国际影响。但在这里也引发了我对文学属性的思考。当今的文学理论观点告诉我们,文学的审美意识属性绝不是单一的而总是双重的,是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地缠绕在一起。从目的层面上来看,文学是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对立统一。作家只有越过自我或某种社会集团利益的藩篱,力求一个客观的角度审视和展现特定的社会生活,其作品才会更容易为更多人所接受。这也许正是莫言作品广受不同国度、不同阶层人士欢迎与喜爱的原因所在。 (作者系人文系主任)

 


返回首页 | 2024年五年制录取查询 通知公告 | 信息公开 | 智慧校园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