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时勉励青年学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学校数量已占高等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二,面向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属性使得高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高职大学生作为特定的青年群体,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情况的调查中发现,高职学生在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希望学好本领,报效祖国、报答父母的思想主流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缺乏。二是法纪观念淡薄,行为习惯差。三是个性心理品质差等。 
  
因此,直面高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准确把握高职学生的思想脉搏,通过有效的社会教育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高职大学生,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这既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在深刻把握新形势下高职学生认知方式、接受方式、实践方式等新特点、新规律的基础上,动员一切力量,利用一切手段,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初见成效,初具特色。
   
一、内容体现为生活性:以感悟激发人
   
鲁宾斯坦曾经指出,教育的主要方面恰恰在于,使人同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各个方面向他提出对他有重大意义的、富有吸引力的任务,因而被他看作自己的、必须亲自解决的任务。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道德上的一切缺陷,一切越轨行为的主要源泉,都是因人们的精神空虚而造成,当他们对周围生活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的时候,他们对一切都会满不在乎。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可能到学生的头脑中直接作业。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生活为载体,采用新颖的、生动活泼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富有艺术性的形式,讲述生活中的故事,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我感知、体验、思考和选择,让学生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并在理解社会、感悟生活、丰富人生的过程中建构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和道德观。
   
高职学生大多来自社会底层、最接地气儿,与学校、社会联系紧密,社会生活应是他们完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多元文化与价值的冲击,高职院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正确选择和吸收与之相适应的认知行为模式、道德标准、文化和价值取向,本着参与、交流、服务的原则,给学生更多的生活维度,使德育回归生活。面对生活,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感受社会、认识社会,丰富知识、丰富思想,增强分析、判断是非的能力,透视人生百态,领悟生活之美。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学校、家庭、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倡导在家庭中开展孝敬父母、体验亲情的活动,提倡主动分担家务,关爱家人;在学校开展和谐校园等活动,引导学生尊敬师长,同学间互助互爱,关心集体,增强合作意识;在社会开展爱心奉献活动,组织青年志愿队走进社区、启智园、福利院等,关爱军烈属、困难户、星星的孩子;参与社区环境保护、公益宣传和文化活动,做社区义工文明使者,促进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我校开展了几届大学生道德楷模评选活动,弘扬大学生理想远大、敬爱师友、自强不息、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二、方法体现为实践性:以行动凝聚人
   
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能仅用理论教育的方式,更好的途径则是通过实践的方式、通过人的行为方式体现出来,是一个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坚持生活即教育的原则,变说教型教育模式为实践型教育模式,开展实践育人的体验式教育。努力搭建实践平台,引导高职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美感、感受道德快乐、形成道德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变成自觉行动。尊重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尽力创造机会和条件,积极开展各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和鼓励高职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处做起,在社会实践中净化心灵、熏陶思想、升华认识、提高觉悟。
   
把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把八荣八耻教育实化细化具体化,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实化细化具体化,制定高职学生学习和工作切实管用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并转化为其自觉追求和自觉行动。尤其是针对“90学生的特点,注重运用多种形式和载体,如网游、动漫、手机短信、QQ群、微信、流行音乐、公益广告等符合高职学生接受心理和习惯的方法和形式,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三、途径体现为情感性:以真情感召人
   
人是理和情的统一体,除了对真理和价值的追求,还追求真挚的情感。情感作为个体心性价值世界的基础,是个体确立自主性道德价值信仰的前提,也是个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的内在驱动力。情感虽然不是认知因素,但情感过程与教育过程相伴,是影响学生接受能力正常发挥和教育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真实的道德情感支撑,道德理性只能将道德理想束之高阁成为抽象的存在物,主体无法真正萌发具有强烈心灵共鸣与震撼力的情感体验与道德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能否取得成效、体现以人为本,关键在于能否以高尚的、真挚的、炽热的情感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培养人。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心理相容、情感相通至关重要,因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等略为逊色,部分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卑感、挫折感。高职学生虽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愿望,但知识背景和人文素养制约其理解和感悟。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心态异常、情绪低沉时很难顺利接受教育,多为麻木不仁、消极抵抗,甚者出现叛逆行为。只有找准情感沟通的接近点,促进产生情感流动,才能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只有读懂高职学生,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的工作方法,才能使教育取得实效。 
   
如我校开展的以加强思政教育,提升人文素质、历练专业技能,展示艺术功底为主旨,以炫我青春,放飞梦想为主旋律的一系列形式新颖、特色鲜明、全员参与、影响广泛的校园文化活动,因主题突出、设计合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获得了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荣誉称号。可见,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激发教育对象情感共鸣为途径,最大限度地把理性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高职学生的道德情感,防止理性灌输教育沦为失却人性关怀与情感基础的纯概念式教育。


返回首页 | 2024年五年制录取查询 通知公告 | 信息公开 | 智慧校园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