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性变态发育的痛苦思考

                 ——读莫言《蛙》有感

莫言说过,当年让他萌生当作家的冲动,仅仅是因为邻居那位作家家里一日三餐都能吃上极其奢侈品——饺子。也许正是渊源于这份只为满足人的最起码的生存渴望,他的作品也极力展现着国人生命最原始的种种冲动和为了维护这份生命力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与艰辛。而从《生死疲劳》到《蛙》,他的创作,充分表现了一位才华横溢而且富有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的作家对中国式生存方式和人性的发育成长所能做的尽心尽力的探讨和研究。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每次面临改革与创造,都要经历撕心裂肺的阵痛和鲜血淋漓的付出,才会见出成效。一个国家的变革尚且要付出如此巨大的艰辛甚至惨痛代价,更何况是这种特殊历史背景下的芸芸众生。《蛙》通过作家“蝌蚪”的叙述,见证了“姑姑”“传奇”的一生。姑姑初出茅庐,就凭借精湛的医术成为“送子观音”。她率真泼辣,直言敢做。但是当国家政策必须贯彻执行时,她又成了人见人怕的“杀人恶魔”。这时的她是“铁腕娘子”“黑脸女包公”。最后的她,在被她亲手扼杀又在郝大手和秦河手里复活的泥人娃娃之间往来穿梭,聊以慰籍和忏悔。作为一名医生,姑姑在人性的本能需求和制度的无情绝杀中似乎表现得立场坚定、决断从容,但是在尊重生命和扼杀生命的两难对立中,她内在的灵魂却一直痛苦挣扎,人性在和社会规范制度(也包括潜规则)的矛盾冲突中逐渐开始扭曲、变态、蜕变,甚至最后可以促成“蝌蚪”“小狮子”借腹生子。陈眉幽灵般的身影和嘶哑的呼唤,无论是在现实还是会在梦里,都会不停地冲撞着姑姑那看似坚强却又异常脆弱的灵魂,这必定不是一个人的梦魇。(作者系人文系副主任)

 


返回首页 | 2024年五年制录取查询 通知公告 | 信息公开 | 智慧校园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