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阜新高专学风建设领导小组 2010年5月5日
建设安全文明校园,为学风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学生处
为落实省教育厅《辽宁省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会》精神,4月23日,我校在报告厅召开心理健康报告会,师范部心理教育教研室主任、心理学硕士杨丽老师以大量实例就校园暴力、青少年犯罪和心理危机干预等问题做了报告。报告介绍了校园暴力的种类和实施方式,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诸多原因,指出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安全文明校园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报告会由学生处处长于伟东主持,校党委副书记王占清和全体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500多人听取了报告。
学风建设活动取得显著效果
第三周结束后,校学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第三检查组深入各系部进行检查,听取汇报。从检查汇报来看,学风建设活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各部门按照活动方案要求,正有计划地将学风建设活动向深层次拓展。
人文系对学生日常管理加大考查力度,理顺关系,落实责任,各项工作有布置、有落实、有反馈、有考评,学生的违纪现象大幅度减少。强调以师风带学风,加强教师考核,重视教学质量。把学风建设与专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结合本系实际,努力打造“2010中华传统节日纪念系列活动”精品工程。
财经系重视教师劳动纪律,严格请假制度。主任深入课堂听课,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调整。以评选省先进班级为契机,树立典型,加强班集体建设,指导学生明确大学期间人生目标,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重视职业技能教育,开展点钞、珠算大赛和5分钟演讲比赛。
工程系重点整治了旷课迟到等问题,提出“学风建设四结合”,即学风建设与系列主题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与学生文明习惯养成相结合。为帮助学生明确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播放有关职业发展和大学生能力培养讲座,对全体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
农牧系充分发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带动和影响广大教师和学生。注意把学风建设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进行为家庭、为学校、班级、宿舍做一件好事“劳动最光荣”主题教育。重视检查、管理和反馈,杜绝了迟到旷课现象。突出专业特色,利用苗圃、花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专部继续严抓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辅导员对各班学生的出席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和抽查,学生违纪现象明显减少。重视师德教育,加强对教师约束和管理,实施“任务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计信系确立“以学风促教风,以活动倡学风,以管理助学风,以班风建学风”学风建设指导方针,把学风建设与班风建设和教风建设相结合,实行教师与学生,学生骨干与学生的“一帮一”结对子制度,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帮助学生,全系的学习风气有了明显改观。
外语系加大晚自习检查力度,对未请假者和假冒者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评优资格。利用教研活动明确教师职责,对学生课堂进行强化管理,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落到纸面、汇入总成绩。活动月开展以来不仅学生学习风气明显提高,而且教师也未出现上课迟到、接打手机等违纪现象。
蒙文系完善了《蒙文系学生课程结业30%平时成绩考核办法》加大检查力度,学生的课堂纪律和晚自习纪律得到明显改善,迟到现象基本得到控制。召开了毕业生实习总结交流会,帮助学生查找不足,确定发展目标。
师范部以“班风正,学风浓”为主题召开全体班主任及学生代表座谈会。针对学苗现状,就教学、学生管理等有关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提出从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入手,狠抓班风建设,把学风建设引向深入、落到实处。学生早晚自习纪律、课堂纪律、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好转。
检查中,各系部普遍反映学风建设活动非常必要,抓得准、效果好、深得人心,迟到、旷课、散漫等现象得到显著改善。说明那些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认真去抓,都可以取得显著效果。
由于运动会和“五一”放假等原因,学风建设月第四周的各项活动延至5月10日——5月14日进行,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按照活动月方案安排,党政配合,结合专业特点,努力做好收尾阶段工作。
如何进一步推动学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就大家所关注的“如何推动学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如何巩固学风建设成果?如何形成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等问题,第三检查组提出如下建议:
1、抓住“四个层面”。即从管理、教育、引导、激发四个层面入手,加强学风建设。管理层面就是通过落实和细化制度约束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教育层面就是通过思想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层面就是通过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和发展目标将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引向正确轨道;激发层面就是通过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的潜能。
2、实行“五个结合”。即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和班集体建设相结合,与思想政治系列主题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与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