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是一件无需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年轻时双腿瘫痪,后来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一直靠透析维持生命的著名作家史铁生,曾在文章中这样描述突然而至的死亡。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他走了,没能等到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去世。
前几天传来莫言老师获得诺奖的消息,我想起了史铁生,想起来这个使我们可以仰视的灵魂!
记得鲁迅先生的一句话“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史铁生是一个勇士,一个敢于直面人生,敢于正视病痛的勇士。1972年,他21岁。21岁是什么?它代表着正浓的青春,热血的、迸发的激情。但是史铁生却在这一年失去了双腿,永远地生活在了轮椅和床上。
失去了双腿的史铁生,悲愤、无奈,对生命失去了信心,曾多少次在文章中提到“想死了也好,死了也痛快”。这样的一个人,却在几年后找到了活下去的信心。他一心只想着写小说,彷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
从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再到鼓励了无数人的《我的地坛》,史铁生用平淡而拙朴的技巧写出了对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等等很纯粹的思考,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和佛道的宗教领袖一样,他的灵魂也能引领,鼓励我们乐观开朗地面对人生。
其实,我们之所以去拜读他的作品,就是希望在其中寻找到人生的真谛,去学习与感悟。“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紧苍凉残照之际,又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