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下午,我校转型更名、合校扩容后的第一次科研工作会议在报告厅隆重举行。校长赵瑞江,副校长李庆恒、蒋海春、李彦平出席会议。会议还特别邀请到我校曾主管科研工作的原副校长、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获得者、我国著名文史专家艾荫范教授出席。
会上,李彦平副校长代表学校作了科研工作报告。报告以翔实的内容,梳理了我校科研工作的历史,总结了我校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报告中说,近年来,我校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近30项,其中国家级课题6项;我校教师作为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取得的国家专利5项;我校教职工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的论文20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等近150部,科研成果总数超过2500项。我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近百项,拥有蒋海春等市级专家;曾经有过艾荫范、秦殿龙、金凤杰等全国著名专家,在语言文学、音乐美术、历史、教育等方面拥有我市一流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我校在职员工在市级以上学会、协会任会员的有近百人次,任副理事长以上的近30人。
看到成绩的同时,李校长在报告中还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包括科研总量不足、科研层次不高、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以及有些教职工为评职而被动科研等。针对问题,报告特别提出了今后科研工作思路和重点。强调要举全校之力,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等方面创造更多成果;要通过加大考核和投入力度、加强科研机构和平台建设、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等方法和途径实现科研工作的新突破。
会上,蒋海春副校长宣读了关于成立科研指导委员会的文件,赵瑞江校长为科研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艾荫范教授、委员代表魏宏霞、叶学群教授颁发聘书。李庆恒副校长公布了学校首届科研人才遴选结果。经过校科研指导委员会认真评审,遴选出太国兴等8名同志为校科研带头人,王新等30名同志为科研骨干,马云龙等33名同志为科研后备人才。
艾荫范教授在致辞中现身说法,以自己从事科研工作使自己在教学等各方面得到提升、深深受益的经历,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科研,为自身素质提高铺路,为学校事业发展多做贡献。
入选科研人才队伍的青年教师、农牧系副主任李春雨代表科研人才作表态发言。他表示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按照校科研人才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我市、我校实际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创造更多科研成果。
最后,校长赵瑞江发表重要讲话。赵校长在讲话中以严谨、务实、负责的科研精神,站在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科研的全局高度,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事业对科研的需要,用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我校今后科研工作做了高屋建瓴的指示。谈到高职院校,他说:“高职院校,既姓高,又姓职”,也就是说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科研工作历来是高职院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重要任务;现在国家提出要大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科研工作,我们作为高职院校,更是责无旁贷,必须加强我们的科研工作。谈到地方高职院校对地方社会发展承担的责任,他说:“科研、教学、服务是我们的三个重要任务”,教学,为社会培养人才是我们一直倾力去抓的;服务,向社会开放运动场之类的只是简单的、低水平的服务,以我们的科研力量,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文化服务,这才是真正发挥一所地方高校优势,为地方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重要方面。
赵校长还激励入选科研人才队伍的教师,要把入选科研人才队伍当成责任而不是荣誉,要挑起担子,扎实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为我校科研工作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