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题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

今年年初,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贯彻落实《规范》精神,全面提高我校师德水平,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新成效,411日下午,校宣传统战部举办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题报告会。校领导与全体教职工共同聆听了教务处处长魏宏霞教授的主题报告。

魏处长的报告以“真善美教书育人”为题,对《规范》作了全面解读。结合几十年的教书育人经历,魏处长体会到,作为教师个体来说,选择了大学教师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的伟业,理当牢固树立育人神圣、教学神圣、课堂神圣的意识,把教书育人作为第一要务,不懈怠、不负学、不玷污,忠诚于教育这个神圣的职业,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对象——学生。教是为了育,育人是教书的根本。只有教师做到了心中有经典、脸上有情感、嘴里有理念,学生才能达到心中有阳光、脸上有笑容、嘴里有歌声。高校教师要不断探索世界奥秘,穷究事物的本质必然之理,以求获得真理真知的过程。用自己的教学工作服务社会,为社会培养健康合格的人才,是最大的服务社会。对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魏处长认为要把学习《规范》落实在教学实践中,用真善美教书育人。真善美的教育不仅贯穿在每一专业、每一学科和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中,也表现在教学中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语表情和行为中。教师应该是集真善美于一身并传播真善美的使者。要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才有可能把他们的生机与渴望转换成对学习的热情和激情,通过学习的热情和激情逐渐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高尚而富有魅力的人格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益终生的。总之,教学就是以“真”为前提,以“善”为目的,以“美”为境界的过程。教育以人为本,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具有真善美健全人格的人的过程。魏处长的精彩报告赢得了全校教职工的热烈掌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通过本次报告会的学习,加深了全体教职工对师德规范的认识理解,激发了教职工践行师德规范的主动性,为全校的教师注入了更深刻、更丰富的精神内涵。在《规范》的指导下,全校广大教师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为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返回首页 | 2025年单独招生专栏 |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AI聚合中心 通知公告 | 信息公开 | 智慧校园 | 联系我们